1、現象
混凝土完成面出現蜂窩、氣孔或出現超過50㎜以上的孔洞。
2、原因
A、操作工人操作不到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 出現局部漏振現象。
B、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監督不嚴,檢查不仔細,出現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消除。
C、工長交底不夠深入,操作工人對操作技術要領未領悟透徹。
3、防止措施
A、工長重新對操作工人,尤其是新人場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交底突出操作要領及針對性。
B、加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過程控制和檢查,安排專人對模板進行敲擊,檢查混凝土是否澆筑密實。
C、加強值班工長自身的責任心,管理應落實到位。
4、修補方案
4.1 蜂窩、麻面修補
A、鑿除蜂窩、麻面等缺陷四周松散浮石、浮漿及松散混凝土。
B、沖洗干凈鑿除部位混凝土,并充分潤濕。
C、缺陷部位涂刷混凝土原漿進行結合面界面處理后用高標號的水泥砂漿分層補平,面抹光。
D保濕養護至少3d。
4.2 孔洞修補
A、鑿除孔洞、夾渣等四周松散混凝土,根據缺陷深度將缺陷上口鑿成傾斜狀(便于混凝土澆注和振搗),如下示意圖所示:
B、沖洗干凈鑿除部位混凝土,充分潤濕鑿除部位混凝土。
C、根據缺陷情況,安裝高出缺陷至少125px的傾斜模板,傾斜度以振動棒能伸入缺陷內部振搗或充分振動到新澆混凝土為準。傾斜模板的加固根據現場情況具體確定。
D、缺陷部位涂刷混凝土原漿進行結合面界面處理后用高一等級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注缺陷部位,澆注時振動棒伸入振搗或充分振動到新澆混凝土,使缺陷部位混凝土充分密實且和原有混凝土結合緊密。
E、混凝土保濕養護至少7d。
F、鑿平凸出構件表面部分混凝土。